衢州仪器
湖杭高铁、杭州西站同庆“三岁生日”,看轨道上的新生活 从杭州到湖州,“双城模式”成常态
陈小雨居住在杭州城西,他所处的创业园区与杭州西站仅一站地铁之隔。作为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创始人,他每个月都会从杭州西站搭乘高铁,前往位于德清的工厂。
三年前,杭州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——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,杭州西站同步投用,彻底改变了他的工作生活节奏。
“对我而言不仅是出差更便利了。我的爱人在北京工作,每周五傍晚,我都会从这里坐上高铁去探望她,我的生活也更便利了。”这些年,陈小雨见证了杭州西站从无到有,再到如今可以通达的城市越来越多。
昨日,这条全长137公里、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迎来开通运营三周年。三年来,它累计运送旅客超2100万人次。其中,2025年暑运期间,合杭高铁湖杭段累计发送旅客314.9万人次,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149%。这项数据创造了线路开通运营以来的新纪录,也成为这条铁路三年发展历程的最佳注脚。
合杭高铁湖杭段作为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串联起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、德清地理信息小镇、湖州西塞科学谷等多个科创平台,一条“高铁科创走廊”雏形初现。
距离湖州站10分钟车程的西塞科学谷,越来越多的新思路在这里形成先进技术,迭代新产品。
“高铁让我们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‘创新距离’缩短到‘一杯咖啡的时间’,研发在杭州、转化在湖州的‘双城模式’已成为常态。”湖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“每周我们都有工程师乘坐高铁往返湖州和杭州,单程仅需20多分钟,真正实现了同城化效应。”位于南太湖产业园的湖州运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金伟介绍,作为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分析仪器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孵化的企业,很多员工杭州湖州两地跑,交通便利、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,也让企业快速发展。
“高铁缩短的不仅是时空距离,更是创新要素的流动半径。”浙江交通集团湖杭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尚水表示,从“交通线”升级为“创新链”,这正是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最生动的实践。
昨日上午,记者走进杭州西站,开阔的候车室内人流如织。作为湖杭高铁的重要节点,杭州西站也是长三角高铁路网中的关键节点。
数据显示,杭州西站自2022年9月22日开通运营以来,日均发送旅客1.8万人次。今年5月1日,杭州西站发送旅客9.7万人次,创车站旅客发送最高纪录。
刚刚过去的暑运,杭州西站发送旅客达279.74万人次,成为客流量仅次于杭州东站的杭州第二大铁路客运站。列车运行对数也由最初的19对增加至今年“7·1”列车运行图的129.5对。
杭州西站日渐忙碌,客运值班员吴佩佩感触很深。“西站开通前,我就来到这里为新站开通做准备。”吴佩佩告诉记者,三年来,随着湖杭高铁、杭温高铁等多条线路的开通投运,从杭州西站可到达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南昌、厦门等146个城市,“现在一到周末、节假日,我们忙得停不下来,微信运动步数基本都在每天2万步以上。”
9月21日,杭衢高铁启动接触网热滑试验,为下一步联调联试创造了条件。开通运营后,从西站出发可以到达衢州、龙游和江山等地。在更远的未来,随着温福、沪乍杭高铁陆续开工,杭州西站将衔接多条干线,成为关键枢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